`
hegz
  • 浏览: 436731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茂名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小时了了

阅读更多

     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可能听得多了,下面我讲一个他的“小时了了”的故事,知道的可能就不多了。

      话说东汉末年,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,名叫孔融,字文举,是孔子的二十世孙。他从小就很聪明,尤其长于辞令,小小年纪,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。他十岁时,跟他父亲到洛阳(今河南洛阳县。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,因位于长安之东,称为东都),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,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,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,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,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。如果不是名人到访,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。

  年仅十岁的孔融,就敢独自去访问这位太守了。有一天,他来到李府门前,对守门人说:“我是李太守的亲戚,给我通报一下。”

  守门人通报后,李太守接见了他。李元礼问他:“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?”孔融回道: “从前我的祖先仲尼(即孔子)和你家的祖先伯阳(指老子,老子姓李名耳,字伯阳)有师资之尊(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),因此,我和你也是世交呀!”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,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。

  太中大夫陈韪迟到,在座的宾客将孔融先前的话告诉他后,他随口说道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孔融立即反驳:“我想陈大夫小时候一定很聪明。”太中大夫让孔融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 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,不要在小孩面前随便乱说话。否则,碰到一个半个像孔融这样的神童的话,跟太中大夫陈韪一样,死的必然很惨,呵呵。


【出处】
      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,将“小时了了”引成成语,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,懂得的事情很多。但因为下文有“大未必佳”一语,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:小时虽然很聪明,但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。

【原文】
      孔文举年十岁,随父到洛。时李元礼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。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,乃通。文举至门,谓吏曰:“我乃李府君亲。”既通,前坐。元礼问曰:“君与仆有何亲?”对曰:“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。”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。太中大夫陈韪后至,人以其语语之。韪曰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文举曰: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韪大踧踖。

【注释】
小时了了:小时聪明。了了,颖悟。
踧踖(cù jí):窘迫。

 

 

 

1
1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